索引号 1134170255631526X5/202402-00070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社局 发文日期 2024-02-19 15:18
发布文号 关键词 规划计划
信息来源 宁国市人社局 主题导航 劳动、人事、监察
信息名称 宁国市人社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内容概述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现将我局本年度工作总计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就业优先,保持创业良好态势。

宁国市人社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现将我局本年度工作总计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就业优先,保持创业良好态势。

一是就业工作显成效。今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15670人,完成率198.35%;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493人,完成率229.05%/91.21%;失业人员再就业率80.05%;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375人,完成率102.74%;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99.47%;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再就业率99.47%;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141人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3185人;新增技师、高级技师66人;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1828人,徽菜技能培训507人,新增徽菜师傅620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帮扶工作:任务数647人,已完成647人,完成率100%,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8.61%。青年就业见习任务数193人,完成数272人,完成率141%;大学生实习实训任务数1600人,完成数1716人,完成率107.3%。二是创业工作有成果。积极落实创业培训马兰花计划,在19个乡镇街道开展29期创业培训班,培训合格人数825人,完成率125%;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652万元,完成率111%;其中为个体发放6960万元,直接扶持208名创业者,带动683人实现就业;为11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692万元,稳定就业185人;组织开展宁国市首届青年创业集市,邀请优秀初创企业代表(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和青年特色创业摊位(食品饮料、服饰手工、文创产品等)共30多个创业项目进行宣传展示,吸引上万群众观看消费。推荐安徽绿谷新材料有限公司法人俞海燕入选首届“创业安徽之星”名单,推荐明同连锁酒店的法人邓远超入选安徽省优秀返乡创业之星名单,进一步打造优秀创业典型、带动创业示范引领。结合2023年畲乡“三月三”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举办暖民心“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寻找最美乡村厨娘”宁国招牌菜美食厨艺大赛活动;三是招聘工作稳推进。落实《宁国市“助企稳岗留置工提振市场活动力”若干措施》(宁政规〔2023〕5号)文件。正月初七起连续八天线上线下举办“宁国市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系列招聘会活动”,为企业解决用工2460人。同步开展“就在宁国”返乡就业专项服务活动和外来务工人员“迎新送暖”六项活动,以暖心服务助企稳岗留工;聚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用工需求较大的企业,开展定单式企业专场招聘会、“就业大篷车”乡镇巡回招聘会、夏季特色夜场招聘会等,打通劳动力供求双方最后“一公里”;常态化开展“2+N”招聘会。今年以来,共举办各类招聘会612场,服务企业7073家次,达成就业意向数17317人。先后到阜阳太和县、临泉县、云南省彝良县、镇雄县开展劳务对接暨招聘活动,签订两地劳务合作协议;深化校地合作,与省内高校关系,暑假组织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巢湖学院、铜陵学院等高校来宁开展访企拓岗、“三实”活动,组织企业参加校园招聘、推荐活动19场次。


(二)坚持社保为民,强化社会保障兜底。

一是推进社保政策落实。抓紧抓实政策宣传、目标管理考核工作,挖掘征缴扩面增长点。2023年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分别达16.65万人、8.44万人、10.52万人,扩面征缴工作成效明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缴费人员8.25万人,领取待遇人员6.76万人;人均缴费水平717.07元,人均养老金水平为179.26元,发放率100%。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在全省统一增长5元的基础上市财政再增加5元,目前我市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执行160元/人标准,城乡居保新增领待人员养老金水平达275.1元。

二是助企纾困政策落实。继续执行降低费率政策。根据《关于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皖人社秘〔2023〕107号,自2023年5月1日起,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至1%的政策,参保单位和职工个人均按0.5%的缴费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实施期限延长至2024年底。实行系统自动设置,无需申请,静默延续。2023年全年合计减轻企业负担2224.58万元。全面实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免申即享”经办模式,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全年合计发放3131家用人单位,返还资金1657万元,惠及职工人数79824人,一次性扩岗补助发放82家12.5万元。

三是信息化建设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底我市社会保障卡持卡数达到35.38万张,三代卡发放28.51万张,占我市总卡量的80.58%;社保卡已广泛应用到医院全流程就诊、食堂就餐、资金的发放、政务大厅办事、文化旅游等场景;宁国本地国泰公交、民安公交和宁国至宣城的城际公交已实现一卡通用;图书馆的一卡通改造,已于2023年底图书馆搬迁新馆时同步完成。

四是加大基金监管力度。持续开展风险防控专题培训、典型案例教育活动、干部谈心谈话以及警示教育研讨会。健全完善基金管理风险内控制度,构建事前预防控制、事中在线核验、事后稽核检查的风险防控体系,加大违规追缴力度。目前共追缴152人,入库26.5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违规领取9人,入库1.05万元;机关养老保险待遇违规领取15人,入库5.6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违规领取8人,入库5.03万元;失业保险待遇违规领取116人,入库15.9万元;工伤保险待遇违规领取2人,入库0.8万元。

(三)坚持人才强市战略,夯实人才根基。

一是积极做好人才补贴兑现。优化我市人才发展环境,落实宁国市“人才强市30条”,兑现人才薪酬补贴、租房补贴、购房补贴、激励奖励和引进人才奖励。配合市委人才办宣传人才政策推广应用人才码,2023年审批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12人,审批入住人才公寓62人,兑现人才补贴403.85万元。完成4家博士后工作站省级项目补助申请,共计52万元。畅通高技能人才与专技人才职称评审通道,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二是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今年,完成高层次人才引进149人;新增博士后2人;完成各系列职称评审工作,高级通过123人,中级通过193人,初级通过290人;三是积极扩大技能人才队伍。今年,举办六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传统工艺行业、餐饮行业、电力行业、手工制茶、工业主导产业和家政服务行业等六大行业12工种的竞赛,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结合畲乡“三月三”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举办暖民心“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寻找最美乡村厨娘”宁国招牌菜美食厨艺大赛活动。选送12名选手参加宣城市首届“中鼎杯”汽车零部件专项职业技能竞赛,并取得“数控综合加工”一等奖和“钳工”二等奖的好成绩。2023年苏浙皖(宜兴、安吉、宁国、郎溪)省际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宁国市举行,大赛分数控车工、叉车、机械产品三维设计、汽车维修(新能源)四个参赛工种,共吸引四地80位职工选手参加,我市选手分别获得叉车、数控车工、机械产品三维设计的一等奖。我市新增技能人才7856人;新增高技能人才3185人;新增技师、高级技师66人;我市已建有9家宣城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建设技工强市夯实基础。四是积极做好人事管理服务。今年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1场,协同相关部门开展面试工作近10余场;“三支一扶”工作人员上岗19人,完成率100%;配合组织部门完成我市第三轮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核准4家事业单位新的岗位设置方案;配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安置退役士兵10名;市内外交流调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90名;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起草并拟定我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细则;完成我市机关事业单位未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退休人员(解聘、退养民师)2023年调待工作(含机关工作人员10人,人均83.5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31人,人均123元)。

(四)坚持依法行政,深化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今年以来,281家规上企业已经建立调解组织,18家行业协会、17家商会建立调解组织,其中我市37家大中型企业实现劳动调解组织全覆盖。全年累计新增电子劳动合同8186份。联合市总工会、开发区工会开展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完善多元处理”为主题的宣传,开展浙江商会会员企业合规用工管理培训并举办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班。今年以来,我市规模企业参加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110人;2023年度,仲裁院立案审理348件,已结案347件,其中调解256件,置换调解书4件,调解撤诉结案48件,裁决39件,维护劳动者权益2112.55万元;调解中心共计调解33件,维护劳动者权益131.35万元;调解平台共计调解14件,维护劳动者权益2.8万元。按期结案率99.71%,调解率88.76%,均高于宣城市人社局下达的92%、80%的目标任务。

二是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接访工作。着手组建全市住建、交通、水利、市场监管、经信、发改委7个欠薪工作专班,12月1日以来实现根治欠薪联合办公,强化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2023年,累计受理各类举报投诉事项922件,完成处理913件;为2173名劳动者追讨工资2973.8万元。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根治欠薪联合办公累计受理并处置欠薪举报投诉事项146件(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月19日),多部门持续开展欠薪隐患摸排、处置工作,全力实现欠薪隐患动态清零。

三是强化联合办公监督执法制度。2023年,我市相继开展了“春节根治欠薪回头看”、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清理整顿、重难点欠薪案件集中攻坚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14家用人单位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对全市24余家在建项目开展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月专项检查,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6份,对2家非法使用童工(未成年工)的用人单位,依法立案查处。全年收取146个新建项目农民工保证金保函7303万元;为5家新建项目办理免缴582万元;审核工程款支付担保保函1.44亿元;全年退还81个项目保证金1931万元;对长期沉淀无法退还的6个项目缴纳的30.41万元保证金公示后上缴国库。

四是严格把关工伤认定鉴定流程。探索实施工伤预防工作新思路、新措施,加强与法律顾问、法院、公安部门沟通协调机制,今年,已完成本年度危化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及制造类企业工伤预防项目实施工作;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780件,工伤认定1750件(不予认定5件),报送劳动能力鉴定申请950件;全年收到行政复议案件4件,答复3件,终止1件;收到行政诉讼案件17件,应诉14件(含询问3件),撤诉3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到100%。

(五)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机关作风建设

一是履行党建主体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党的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抓好党建引领作用。强化理论学习,坚持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摆在突出位置。增强组织建设,筑牢坚实战斗堡垒,着眼全市发展大局,紧密结合单位工作职责,强化党组织阵地建设,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把创建党建品牌与人社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党建工作融入人社服务大局中。加强作风建设,局党组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氛围,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全年编发人社专报10期,涵盖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关系领域,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5件。

二是优化提升为企服务。优化调整本局创优营商环境工作组,持续推进“5+N”工作机制常态化做好为企服务。今年以来,累计完成162件企业反映问题的办理反馈工作,其中,上级交办件55件,本局自办件107件。

三是业务流程规范化。以“清单制闭环监督”新模式促效能提升为目标,以推动人社重点职能领域的业务流程规范为方向,创新设立人社局协作监督保障小组,通过落实局党组交办单和按计划有序推进的方式,对社会保险和就业创业领域事项开展协作监督。今年以来,协作一组、二组累计完成公益性岗位、社保岗位权限内控、就业见习等6个事项的协作监督工作。

四是加快完善窗口建设。人社综合窗口自今年年初进驻市民之家,现共设9个综合服务窗口,实现省制定的18个“一件事”打包事项一窗受理,一窗通办,实现线下办理。“一件事一次办”“提速办”在2023年提速33个高频事项的基础上,新增17个提速办事项,合计50项,其中27个事项实现即时办理。综合窗口三次荣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称号,全年承办宣城地区行风建设培训工作共两次。

这一年,工作虽有新的突破、新的进展,但依然存在很多短板及不足,如行政诉讼和信访高位运行、工伤保险基金缺口依然严重、基层服务力量不足、历史遗留事项较为复杂等,都需要认真研究,加以解决。2024年,我局工作目标将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目标、创新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剖析,突出重点统筹推进人社事业实现新提升。

二、2024年工作计划

坚持以“稳就业、强社保、聚人才、保稳定”为主线,落实到人社各项工作中,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全力以赴稳就业。一是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着力实施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调控,实施稳就业提质扩量服务“家门口”就业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和完善就业服务制度和措施,推深做实“三级三方服务千企”行动,调整优化阶段性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大力推行“免报直发”“直补快办”模式,支持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岗扩岗,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900人左右。二是全力推动重点群体就业。把促进青年人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稳定开发政策性岗位,多渠道拓展市场化岗位,对登记求职的未就业毕业生服务全覆盖。运转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加强省内外劳务协作和农民工综合服务,组织“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优先保障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稳定就业。探索推进“新市民”工作,提高农民工就业满意度。加强退役军人、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退捕渔民等群体就业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三是加大创业培训,保障居民增收。加强创业政策宣传引导工作,推动形成良好创业氛围,深入样本点主动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建立健全创业培训服务制度,确保创业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不少于1次的跟踪回访,并做好台帐记录。制定贷后督查实施细则,联合纪检部门和财政部门工作人员,以电话回访和现场抽查的方式对贷后项目经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贴息落实情况等进行全方面督查,保障贷款资金安全,降低不良贷款率,确保贷款资金最大程度发挥效益,真正让担保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对标沪苏浙拓宽增收渠道,认真研究城镇居民增收政策,严格按照上级指导部门落实好各项指标要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二)规范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强社保经办服务。结合“局长走流程”活动,寻找问题、查缺补漏,解决工作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全面实施“业务流程规范提升年”活动;持续做好社保卡服务银行“一站式”服务网点建设,加快推进存量二代卡人员更换三代卡以及无卡人员申办工作;深化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推进综合窗口和“不见面”办理,促进社保经办服务提质增效。二是推进社会保险提质扩面。开展全民参保攻坚行动,实施“数据找人”计划,通过数据集中比对精准锁定未参保和中断缴费人员。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困难群体帮扶政策;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参加工伤保险长效机制。四是促进社保基金安全运行。围绕安全规范目标,建立完善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和安全监管体系。巩固社保基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常态化开展疑点信息核查;加强提前退休、补缴费情况等监督检查。

(三)强化人才引领,探索新改革。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引导规上企业积极申报省级创新平台力度,做好企业宣传,完成新增博士后及省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目标任务;招引博士后2名以上,力争全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达到120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达到150人。二是大力推进技工强市计划。制定全年培训计划,2024年,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全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400人,技工院校招生300人;新增技能人才人数3360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170人,技师、高级技师60人。三是科学规范人事管理。持续做好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实施工作。制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事管理监督等制度;持续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健全表彰奖励制度,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和创建示范活动。稳妥做好人事考试工作。

(四)维护劳资合法权益,完善工作机制。一是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造。完善协商协调机制,深化“千户企业培训行动”,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推广应用电子劳动合同,加强劳务派遣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做好企业薪酬调查,发布202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二是规范调解仲裁工作质效。推进“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智能化”建设,创新仲裁工作举措,建立健全“调、裁、审”工作协调制度,形成多部门参与的处置劳动争议的联动工作机制。二是持续推进根治欠薪工作,严格落实部门、属地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工资支付主体责任,紧盯工程建设、交通运输、新业态等重点领域欠薪行为,保持对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三是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指导用人单位完善规章制度,继续实施审慎包容监管,督促用人单位依法规范用工,加强业务指导,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用工环境保障,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五)强化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新提升。一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人社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二是紧密结合单位工作职责,坚持“阳光做人、阳光办事、阳光用权,服务态度争先锋、服务能力争先锋、服务成果争先锋”的理念,打造“阳光人社 服务先锋”党建品牌。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各类会议制度,不断加强干部管理,提升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吸引培养优秀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四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落实“规范、质效、责任、安全”要求,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训练、实践锻炼,激励人社干部拉高标杆、求真抓实、苦干担当、奋勇争先,实现“人社业务基本功”和“服务发展硬功夫”双提升。五是局党组切实展开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对班子权力行使中出现的问题深刻剖析整改,落实“一岗双责”,强化风险点,加强基金运行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