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2003255893G/202408-00020 | 组配分类 | 企业风采 |
发布机构 | 宁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发文日期 | 2024-08-22 09:54 |
发布文号 | 无 | 关键词 | 机关建设 |
信息来源 | 今日宁国 | 主题导航 | 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
信息名称 | 中鼎:“数字大脑”让制造企业更“聪明” | 内容概述 |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让“数字大脑”链接起传统制造业分散、孤立的生产研发环节,“智改数转”让制造企业更“聪明”。 |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让“数字大脑”链接起传统制造业分散、孤立的生产研发环节,“智改数转”让制造企业更“聪明”。
在中鼎的智能化炼胶车间,数字化生产线正在根据上游订单需求,自动分析匹配对应的混炼工艺。
中鼎密封件材料制造部炼胶车间科长范帆向记者介绍到,“需求和工艺参数数字化对接就是你有什么需求,我来给你加工混炼成什么样的胶料,然后发给你使用,从头到尾都有对应的配方、工艺包括成型件。”
从生产到装配,数字化串联起中鼎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在这条减震产品智能化装配线,系统将上游供应来的多个零件自动装配成一个个部件,再供应到下游的新能源汽车主机厂。每个产品上都有相应的数据,让上下游能更加准确地追溯和联动。
“以前每次出现问题,要找以前的生产记录卡,到处去翻。现在每个产品都可以追溯,全部可以调出来,就是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引擎事业部生产二科科长胡哲彬说道。
作为一家传统橡胶制品及其他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中鼎一度存在着制造工艺依赖人工操作、上下游资源信息缺乏互通等问题,和国际先进智能化水平差距较大。自2008年开始,中鼎启动了全球化产业布局,通过海外并购构建起遍布全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网络。如何将一条条产线、一个个工厂、一个个实验室链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
数字化转型成为中鼎的迫切需求。“我们在德国的公司、美国公司、墨西哥的公司,原来它就像一个一个独立的子体,通过数字化才能把他们真正的链路起来,形成一个更好的全球供应链网络,能够整体地进行效率的提升。”中鼎集团全球首席信息官孟曙海说道。
在中鼎研究院,柯玉超博士团队正在和远在美国的同事探讨完善一款刚刚在欧洲投产的汽车减震产品。依托于数字化平台,中鼎不仅让分散在全球的3000多名研发与工程技术人员实现研发资源的共享,也解决了以往研发环节和生产环节信息无法互通的问题。
“我们将原来单打独斗的这种研发格局进行转变,实现了协同设计,从而提高了我们研发的效率。目前,我们在全球拥有专利11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40余项。”中鼎股份副总经理、研究院主任柯玉超介绍道。
近年来,中鼎在数字化转型上累计投入3205万元,产出3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9.36。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达到91.76%,生产效率提升11.45%,带动了上下游91家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中鼎密封件建成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上下游中形成高效的产业协作。”宁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潘志胜表示,数字化转型既是竞争力,又是推动力,必须抢抓机遇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抢占“智”高点,孟曙海表示,“只有数字化才能帮我们实现这种真正脱胎换骨式的转变,才能帮我们去打造和实现新质生产力,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智能汽车零部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