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司法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市司法局> 规划计划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01XJ/202401-0003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宁国市司法局 2023 年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1-26 发布日期: 2024-01-26
索引号: 1134170200325601XJ/202401-00031
组配分类: 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宁国市司法局
主题分类: 公安、安全、司法
名称: 宁国市司法局 2023 年工作总结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1-26
发布日期: 2024-01-26
宁国市司法局 2023 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1-26 09:45 来源:宁国市司法局 浏览次数: 字体:[]

2023年以来,宁国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和1234”总体工作思路,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稳定有序发展。2023年度分别荣获“全国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2016 年-2020年全省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司法所建设提档升级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多头并进,有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是强化法治工作协调统筹。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评议工作,实现了“专题述法”与“普遍述法”全覆盖,有力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抓法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组织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年度考核,点对点发布问题清单,督促指导各有关单位举一反三,夯实法治工作基础。加强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与市委巡察工作同步开展法治建设专项检查。

二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根据《安徽省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县级审批执法权限指导目录》要求,完成了乡镇街道部分行政执法赋权事项承接确认工作。探索建立了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制度、投诉举报受理告知制度、争议协调制度等六项工作制度,着力规范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行为,提升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质效。组织开展了文化旅游、生态环境等7个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专项督察,并加大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道路交通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梳理排查问题10个,整改完成10个。开展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各行政执法单位共自查行政许可案卷1437卷,行政处罚案卷469卷。开展重点执法单位执法案卷集中互评32份,共查摆各类问题70 余个。

三是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梳理政府在“六稳”、“六保”、“双招双引”、支持企业上市等方面的公共政策及有关合同协议,聚焦政策协议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持续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将涉企政策“颗粒化”作为合法性审查重要前置条件。今年以来,梳理国家及省市县惠企政策47 个、338条。共兑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类资金4.8亿元(含兑现的减税降费资金)。积极探索“一轻一免”清单制度,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部门“从轻”和“免罚”事项情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2023年共对企业从轻处罚750起,不予处罚43起。探索实施“综合查一次”事项改革,初步拟定在工贸企业、道路运输新业态、劳动用工等10 个领域开展试点。

四是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制度。率先在宣城市完成乡镇(街道)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部分乡镇实现村级重大事项审查延伸覆盖。各乡镇(街道)累计审查重大决策9件,行政规范性文件14件、政府行政(民事)合同93件、上会议题744件。2023316日,宣城市乡镇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严格落实《宁国市人民政府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提前介入机制实施办法》,2023 年共审查重大合同20件、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议题160件。拟订市政府2023年度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并及时公开。坚决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2023年共审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15件,正式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13 个。

五是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推动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完善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成立宁国市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委员会,印发《宁国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宁国市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规则》,完成行政复议员任命,规范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2023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50件,受理46件,办结46 件(含2022年结转3件)。办理一审行政诉讼案件30 件,目前一审已结案29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稳步提升。

二、坚持多元治理,有力保障平安宁国建设

一是坚持普治并举,打好基层治理基础。扎实开展“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确定首批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观测点,发布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和“每月工作提示单”,开展第十个“机关集中学法月”活动,1521名工作人员参加在线学法考法活动。组织开展“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法润乡村社区行”“宪法宣传周”等特色活动百余场次。加强“法律明白人”遴选、培训、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纠纷化解、依法治理中的作用。扎实开展“一规划两方案”和“八五”普法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做好“锻长板、补短板、强底板”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了市政府关于全市“八五”普法决议贯彻执行情况的报告。将法治文化与地域文化、行业文化相结合,打造了以法律援助主题公园、乡村振兴促进法主题广场、板桥红色基地法治雕塑群为法治景观带的旅游线路。创新开展“职工书屋+法律图书角”建设,举办法治沙龙研讨、“与法成言·阅聚端阳”法治文化专场读书会等活动,提升公民法律素养。开展法治文化作品征集,收到各类作品153件,其中,《千年陶艺显纪法》微视频入选安徽省第三届廉洁文化精品工程,并荣获宣城市第三届“宣法扬德 护民兴城”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微视频类一等奖。

二是推广“握手言和”调解品牌,筑牢社会稳定防线。积极围绕“握手言和”调解品牌的推广,结合《“握手言和”调解模式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实施意见》的各项工作要求,立足“小创意、微改造、精提升”发展思路,制定时间表、任务图。目前乡镇街道一级“握手言和”调解室已全部打造完成,村一级“握手言和”调解室已完成98个,完成率达81.67%持续发挥“山哈义警”和“老村长”等特色调解室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进一步深化调解品牌和个性化调解室建 设,扎实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助推治理现代化”专项活动,发布原创人民调解专栏文章18篇,其中5 篇被安徽法制报等省级媒体刊载。坚持内部挖掘和外部借力相结合,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联动,不断提升多元化解能力,规范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分析研判、排查预警、矛盾化解等各个环节。2023年全市各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6310件,成功化解6305 件,调解成功率99.92%。109“百姓评理说事点”共梳理矛盾纠纷线索1823条,成功化解497 件。

三是严格重点人群管理,守牢安全稳定底线。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对象全方位管理,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动态监管及状态研判。注重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效果,推出教育学习“必修+选修”课程并引入心理矫治。依法依规实施奖惩,对社区矫正对象 做出警告17,训诫26例,治安管理处罚6例,表扬7 例。2023年在册人数为254人,其中缓刑243人、假释3人、暂予监外执行5人,管制3人。出具社区影响评估报告325份。每月定期召开矫情分析会,并将业务培训、案卷评查等工作同步开展,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水平,组织安置帮教业务知识大比拼、开展安置帮教专项督查3次,加强全国安置帮教系统应用,全面提高全业务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全市安置帮教对象总数1112人,重点对象57 人,2023年新增安置帮教人数376人,其中刑满释放219人,社区矫正转安置帮教157人,必接必送率100%。上门走访2168人次,重点对象逐人见面核查522人次,推荐就业38人,社会救助15人。为服刑人员亲属提供远程探视服务673起。

三、坚持多措并举,有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一是持续做好法律服务管理工作。印发《关于建立律师事务所和律师队伍服务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律师行业专项治理工作成效。持续开展“送法进万企”、“万所联万会”等主题活动,为企业进行法治体检、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共走访企业329家(次),提出法律建议198条,为企业撰写法治体检报告5份,梳理法律风险点、提供法律意见建议共365 件(次)。

二是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动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与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有效衔接,将“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专项活动、支持民营经济振兴发展工作纳入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范畴。投放5台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掌上服务大厅”及“皖事通”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持续深化法律服务办理“掌上办”“指尖办”。持续深化“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2023年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04件,提供认罪认罚等刑事法律帮助540 件。

三是持续推动公证服务惠民利民。推出公益事务和弱势群体公证费减免服务,对社会公益性捐赠、遗体捐赠等公益性事项免收公证费。对学历、学位、驾照、纳税证明等四类公证事项实行“跨省通办”。充分发挥公证职能,服务经济发展,办理各类公证业务1342件,其中国内公证997件(含香港5件),涉外公证345件。代办领事认证92件,为80周岁老人免费办理遗嘱4件,办理23场次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招拍挂现场监督公证,涉及100余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四、坚持多点发力,有力提升队伍建设水平

一是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科学拟定党组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和研讨方案,现已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等专题开展学习研讨8次。班子成员分别深入挂点联系司法所、联系支部上党课、开展理论宣讲。以“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围绕5 个课题的调查研究,着力解决律师队伍建设、人民调解、行政应诉等问题。抓住审计监督、市委巡察和群众反映强烈而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适时做好检视整改,破解司法行政高质量发展难题。

二是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圆满完成局党总支和各支部换届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围绕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开展依法行政专题宣讲2人次,组织开展警示教育2次。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抓好党组主体责任清单落实。抓实廉政警示教育,开展廉政党课2次,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1次,组织收看廉政微电影、警示教育片3场次90余人,《千年陶艺显纪法》荣获第十六届全省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优秀奖。加强党务骨干培训,扎实做好培养发展党员工作,目前有1 名发展对象,2 名入党积极分子。

三是注重能力素质“双提升”。组织开展“干部队伍工作素质和能力作风双提升行动计划”,以“政治能力提升工程”“青蓝工程”“创新工程”“廉洁自律工程”“暖警爱警工程”等“五大工程”为抓手,激发干部活力。实施培养性交流,今年已择优选拔6名基层优秀年轻干部到机关科室跟班学习,让“好苗子”递进培养、加速成长。为年轻干警搭台子、压担子,层级选拔参加省级、宣城市级业务技能竞赛,以赛促学、 学用相长。定期组织“司·享”法治沙龙,营造学习氛围,缓解工学矛盾,鼓励干警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目前我局已有18 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