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人社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首页> 宁国市人社局> 建议提案办理>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索引号: 1134170255631526X5/202405-00078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社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89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5-16 发布日期: 2024-05-16
索引号: 1134170255631526X5/202405-00078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发布机构: 宁国市人社局
主题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
名称: 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89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生成日期: 2024-05-16
发布日期: 2024-05-16
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8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5-16 16:30 来源:宁国市人社局 浏览次数: 字体:[]

潘进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我市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我局对政协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现就您建议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为做好全市人力资源统筹分析工作,2023年我局建立了就业动态监测机制,截止2024年3月,50家监测企业报告期期末员工人数41458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技工、普工分别占比14.34%、11.12%、75.57%,普工占比较大流失率高,专业技术和技能型人员占比较低,相对较为稳定。现阶段,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需提高人力资源存量和质量,以及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搭建平台,培育本土人力资源龙头企业。2024年1月31日,我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正式开园运营。产业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方针,立足本市产业现状、人才结构及企业需求,细化目标任务,明确量化标准,构建人力资源服务和产业发展布局相匹配的目标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截止5月15日园区线上培育企业18家,其中线下入驻8家,业务涵盖人力资源招聘、猎头、派遣、外包、技能培训等多个方卖面,截至一季度末,园区实现产值400万元。产业园品牌活动持续发力,宣传维度逐步提升,园区品牌影响力稳步扩大,有效助力宁国主导产业、人才发展高地宣传。

二是内培外引,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充分调动产业园运营公司平台资源,发挥区域资源的联动保障能力,宁国产业园铆定与宁国市产业基础相似的长三角区域城市,建立产业园间横向资源保障体系,目前宁国产业园已与嘉兴平湖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楼友会运营)、湖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楼友会运营)建立点对点合作联动,多维度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保障。

三是鼓励创新,夯实“数智”根基。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现有线上服务渠道,推进“联网求职机”在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加快发展在线招聘、背景调查、职业测评等数据分析整合,做好数字化保障。积极发挥园区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引进来教,引入更多来自产业发展先行区的发展思路、运营人才、服务产品和一批优质服务机构,走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路径,切实扩大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渠道。

四是建章立制,建立市场服务台账。积极落实《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人才强市30条,广泛吸纳、培养和激发各类优秀人才在宁国创新创业。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引导与管理,对入驻企业提供市场服务响应、保障、时效等状况进行实时监管,动态建立企业人员花名册管理台账,搭建产业园区入驻机构的“进-育-留-退”动态管理机制。

五是落实政策,助企稳岗留工。发挥政策效能,落实“助企稳岗留工10条”,完善企业引工、以老带新等政策,精准帮扶企业解决“用工难”,全年兑现引工补贴、留宁过年补贴及返岗交通补助200余万元。落实人才保障,贯彻落实“人才强市30条”,着力解决人才生活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及时兑现人才薪酬、租房、购房等各类奖励资金。今年以来兑现“人才30条”政策1000余人次及企业128家,补贴近千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优化人力资源产业机构,服务企业发展上,我们求变求新求突破。一是发挥政策虹吸效应,助力企业引才。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聚焦政策的实际效果,根据重点产业企业需求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评估,最大限度的发挥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全力配合企业做好招工引才、稳岗留工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做大产业园平台,推动产业发展。学习借鉴先发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助推入园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实现服务产品供给从单一到多元、企业发展从分散到抱团、产业影响由弱小到强劲的转变,形成优质产业集群和跨界融合发展新局面;三是坚持内培外引,壮大人才队伍。持续推进提升就业公共服务,扎实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重点对接所省内外高职院校,进一步加强校企精准对接,弥补我市在专业技术人员领域资源不足的短板。持续加强云南、河南等地区的劳务合作,争取短期解决企业用工缺口,长期形成外来务工人员来宁就业的良好氛围。引导企业开展订单班培养、校企“双师”合作、技能培训等相关赋能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四是学习先进经验,创新服务渠道。推进“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挥园区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引进来教,引入更多来自产业发展先行区的发展思路、运营人才、服务产品和一批优质服务机构,走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业”的路径,切实扩大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渠道。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衷心希望您一如既往关心支持人社工作。

2024年5月16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