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4170200325636XQ/201504-00001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 宁国市港口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
名称: | 港口镇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15-05-12 | 发布日期: | 2015-05-12 |
索引号: | 1134170200325636XQ/201504-00001 |
组配分类: | 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 宁国市港口镇人民政府 |
主题分类: | |
名称: | 港口镇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15-05-12 |
发布日期: | 2015-05-12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5年3月30日在港口镇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港口镇人民政府镇长程三九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城市副中心新城区、工业主战场新园区”战略定位,以打造“生态工业新城”为目标,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城镇建设突破年”、“美好乡村提升年”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五型港口”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调结构稳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把握调结构稳增长这一主线,继续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着力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推动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6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0.9亿元,同比增长13%;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2亿元,同比增长30.9%;完成财政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1.5万元,同比增长10.6%。全年新建新投产规上企业5家,新增战略性新兴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产值同比增长20%。新增安徽省名牌产品1个、宣城知名商标3个、专利申请30项。
(二)抓升级促转型,生态园区活力进一步激发
一是创新资本运作模式。探索运营宁港生态城镇建设投资、宁港水务、宁港地产、安徽京投投资、润通管业以及市政管道安装等6个公司,初步构建出主业突出、结构合理的业务布局,形成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模式。目前,园区公司资产总额达15.11亿元,净资产10.21亿元,形成经营性资产14.65亿元。二是狠抓招商项目落地。积极创新招商路径,与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合作,孵化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可拉伸线形电容器项目,成功入选安徽省十大科技创新项目。全年共完成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16.5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个,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建成厂房面积约26.8万平方米,宁磁电子、龙润驾校、中德钢构等10个新建项目已投产运营,利富通电工高效电机、兴亚铝业、兆元机械、广申竹木二期集装箱用纯竹地板等13个项目在建,总投资49.6亿元,年度投资7.8亿元。三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推进园区路网建设,新建道路3条,续建道路5条,其中经四路延伸段、纬二路、山南路已完工,经一路、纬一路已完成路基工程,园区道路总里程达21.6公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运营,日处理污水5000吨。基本完成覆盖园区的12.5公里天然气管网工程。安置房二期已开工建设,职工生活服务中心一期完成主体工程。太平变220千伏双回线路建设基本完成。四是盘活用好土地资源。全年完成土地收储1399亩,房屋征收86户。加强已收储土地管理,分期整理已征未用地块,明确权属界定。坚持集约化用地,从严控制非生产性辅助设施用地规模,加强供后监管。积极包装重大项目,对上争取预留建设用地指标,利富通项目通过省发改委确认,已完成150亩省级预留建设用地指标组卷报批工作。
(三)重建设强管理,副中心城建设进一步破题
一是规划体系日渐完善。根据“城市副中心新城区”定位,初步完成副中心城2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坚持“城乡一体”理念,高起点编制港口村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完成山门河改造、北河沿岸景观、宁港线绿化提升、集镇沿街店面规范设计等各类修建性详规。二是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突出“一村一地一廊”、“两河”、“三场”、“四路”建设重点,成立了党政班子成员全员参与、分工负责的高规格指挥部,以项目化运行方式,实行统筹协调、科学调度,全面完成投资140万元的山门河改造、投资65万元的老街改造、投资760万元的三港路及港火路大修工程。启动七山路整改项目,完成山北路路基铺设、城镇污水管网和自来水主干管建设。三是配套服务日趋完备。港口商业广场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新建2000平方米公共停车场1处,完成宁港路集镇段停车位建设。成功引进徽商银行在我镇设立普惠制金融营业点。成立全市首家城乡公交公司,率先开展城乡公交车改革试点,实现44辆客运车、6条公交线路有效运营,同步建成14处公交站点、28个公交往返站台。四是城镇管理日益规范。健全完善文明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实行专项行动、综合治理和志愿服务等,持续开展集镇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治理占道经营、违章停车、乱搭乱建等不文明行为,重点加强对城镇建房和临街店面规范化管理。加大违建查处力度,全年拆除违法建设2800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120余处,查处违章案件14起。
(四)求创新显品味,美好乡村建设进一步推进
一是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创新“城乡共融”模式,坚持政府主导、全员参与、多元共建、项目推进,整合资金4500余万元重点打造港口村美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点。完成北河治理、小胡村村庄整治、柳溪公园建设、蔬菜基地建设等重点工程。实施山门村美好乡村建设提升工程,启动灵岩寺重建项目,积极争创山门洞“AAA”级旅游景区。二是积极开展农村环卫整治。坚持以“三线四边”环境治理、“十星清洁户”评选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美丽家庭”创评活动,评选出美丽家庭户706户,美丽家庭示范户74户。整合资金280万元,探索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建立美丽家庭示范户联片包户制度,注重发挥示范效应,培养提高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的主体意识,有效实现环境卫生治理常态化。三是全力做好农业基础工作。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700余万元,完成大塘扩挖、泵站技改、沟渠硬化、河道疏通等“八小”水利工程。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继续扶持特色蔬菜、园林绿化苗木、毛竹等高效农业,完成300亩蔬菜基地建设。新增宣城市级示范合作社1家,申报复核宣城市级专合组织2家,新增家庭农场7家。大力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完成造林任务717亩,成功申报山门村省级森林村庄。
(五)谋福祉惠民生,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一是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圆满完成45项民生工程建设。63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全部通过验收,4.25公里“村村通”延伸工程和港口村、山门村两处村级生态公墓建设圆满完成。全年通过惠民“一卡通”及时足额发放各类补助资金911万元,涉及补贴项目26项,惠及民众1.19万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7万人,办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1623人。实行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低保累计保障1165人,五保供养老人143人。完成离任村干部和五类“老字号”群体工龄核实和补助工作。二是积极创新社会治理。狠抓综治信访维稳工作,镇、村两级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由个性化调解室、民间促和协会、部门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模式。成功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全年调处各类民间纠纷90起,调解成功90起,调解成功率100%。探索开展“法治家庭”争创和“法治企业”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平安细胞”建设。完成港口村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三是统筹其他社会事业。再次成功入选“全国重点镇”。圆满完成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进一步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率先在全市成立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完成灰山村、太平村、港口村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实现村、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全覆盖。成立了全市首个乡镇总工会,妇联、共青团、关工委、残联、红十字会、武装、宣传等事业均取得了新成绩。稳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计生工作稳中有进。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参合人数30195人,筹集合作医疗资金332.15万元。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全年安全形势平稳。强力推进采砂专项整治,依法取缔了4个非法采砂及加工点。
与此同时,我们牢牢把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利契机,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一是进一步加大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三十条规定,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结合“一办十二局”岗位职能定位,明确在岗人员作风建设具体任务,聚力狠抓“四风”和“小四风”问题整改。持续做好机关效能、干部住镇值班、农民负担减负等工作。圆满完成办公用房清理和在编不在岗人员清理,编制出台《港口镇内部控制规范手册》,“三公”经费明显下降。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工作。建立机关干部住镇夜学夜谈夜访、工作日志等制度,完善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窗口人员管理办法等工作机制,引导干部职工严格按照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职,干事创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三是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积极开展“集中走访调研周”、“住镇夜访”等主题实践活动,采取“请进来”和“走下去”相结合的方式,走访党员群众约1200户,收集意见建议300余条。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服务提速,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全年累计接待办事群众700余人次,办理各类服务事项974件。
各位代表,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下,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镇党委正确领导和科学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港口建设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主要指标增速放缓,项目投产达效速度较慢;集镇人气集聚不足,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美好乡村建设发展不够均衡,辐射功能亟需增强;民生改善需求增多,统筹发展任重道远;干部职工提神增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需增强,“四风”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推进依法执政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谋划之年。根据镇党委的总体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城市副中心新城区、工业主战场新园区”的战略定位,以“四个全面”为统领,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协调,坚持转型升级、务实创新,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提质年”、“城镇建设提升年”、“美好乡村提效年”活动,全面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任务,为打造“生态工业新城”、建设“五型港口”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新常态下的新要求,2015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15%;财政收入5.13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重点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扣去筹转正,全面推进园区项目提质增效
第一、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产业园区配套设施立项和建设,全力保障二期安置房项目顺利建成,确保职工生活服务中心、科技孵化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提升综合配套功能。完成风帆路、经一路、纬一路等续建道路,进一步完善园区路网体系。大力实施市政设施绿化、美化建设,完成中干河、利富通河河道景观绿化工程,启动新港大道绿色景观长廊,推进杜迁公园、山门河湿地公园建设。建设智慧城市一期项目,建成智慧政务平台和空间地理、企业法人数据库。
第二、深入推进招商落地。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质年”活动,打好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绿色生态城区品牌,积极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园区。转变招商思路,着眼于建链、补链、延链和强链,提升招商项目的产业契合度,实现行政化招商向市场化招商的转变。适时举办招商推介活动,主攻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的“大好高”项目。通过招引创投公司、风投公司,设立3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对接力度,实施资本招商。依托原海螺学校闲置资产、职工生活中心、安置房西区项目,启动服务业招商。注重“内引”、“外招”双轮驱动,以标准化厂房为平台,加大中小企业入驻力度。全年力争签约项目20个,新开工项目10个,投产项目10个。
第三、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对重点项目实行“星级服务”,坚持“一企一策”制定服务方案,扎实做好帮扶工作,保障利富通电机、兴亚铝业、兆元机械等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见效。积极转变投资融资方式,探索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运营。加大与北控水务、浙江富春紫光、华电水务等上市公司对接谈判,出让园区水务公司部分国有股权,力争实现资产处置收益5000万元。加大杜迁公园投资开发力度,力争完成年度挂牌土地150亩,实现土地出让金收入7000万元。设立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基金,实现建设投资方式转变。
(二)紧扣建管并重,着力提升副中心城形象品位
第一、强化城镇规划布局。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文化积淀和群众需求,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完成副中心城2平方公里控规编制,同步做好具体项目编制和承接工作。做好宁港路以西农民集中建房区域的规划控制以及人行道设计,完成集镇区域户外广告位布点规划工作。强化规划成果运用,加强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衔接。突出规划的强制性,严格执行副中心城规划,坚决查处违反规划行为。
第二、优化城镇配套功能。扎实开展“城镇建设提升年”活动,全面建成山北路,完成新建街“白改黑”工程。依托村居力量,大力实施宁港路、三港路、七山路整治提升工程。加快推进集镇自来水供水管网建设。全面完成集镇污水支干管建设,提升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推进中港商业城建设,建成港口商业广场,保障华润苏果、快捷酒店等服务企业及时进驻,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鼓励徽商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机构增设营业网点,着力打造港口商贸中心。盘活集镇可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布局街心花园和生态小品。坚持项目推动,做好项目申报和争取,加快宁港路以东区域建设开发力度。继续深化城乡公交车改革,优化延伸公交线路,规范公交车运营机制。
第三、深化城镇管理水平。继续巩固扩大全省第三届文明村镇创建成果,全面开展集中整治、专项整治等活动。加大镇容镇貌、交通秩序的治理力度,推进集镇管理常态化、长效化。以宁港路集镇段、新建街、农贸市场等主要区域为重点,深入持久地开展集镇综合整治和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有效发挥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作用,倡导社会文明风尚,激发居民内在动力,不断提升集镇文明程度。适时组织实施背街后巷集中整治活动,解决脏乱差和出行难问题。严格标准要求,加大户外广告标牌设置的审批、管理、整治力度。继续保持查违控违高压态势,确保违章建设“零增长”、存量违章“负增长”。
(三)紧扣扩面增效,巩固扩大美好乡村建设成果
第一、注重发挥示范引领。突出“固点扩面”、“辐射带动”,积极开展“美好乡村提效年”活动。围绕港口村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推进中心村精细化管理提升,争创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实施北河上游1100余米河道综合治理和滨河道路建设,完成天主桥桥头改造提升。以创建山门洞“AAA”级旅游景区为统揽,编制山门村旅游规划,建成游客接待中心。注重发挥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的“灯塔”效应,辐射带动各村因地制宜地建设群众认同、特色鲜明的美好乡村示范点,努力形成美好乡村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凉亭村要高标准打造经一路、宁港路和七山路交叉路口景观,努力提升港口南大门形象;灰山村要以三港路整治提升、安置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安置工作和集体经济发展,并引入激励竞争措施建设秀美村庄;五磁村要以辖区宁港路沿线地带绿化整治为重点,促进园区至集镇路段环境改善;西村村要结合农民教育引导工作,率先探索美好乡村建设由公共场所向家庭庭院延伸,整村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实现村民组全覆盖;太平村要根据群众意愿和园区整体规划,明确1至2个点实施美好乡村建设,并积极推进经五路延伸段、村委会周边形象提升。
第二、优化提升环卫水平。坚持分级负责、村为主体,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渠道,加大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和群众参与机制,引导和调动群众自觉巩固提升环境卫生整治成果,建设美丽清洁家园。充分发挥“美丽家庭”创评的激励作用,完善科学长效管理机制,探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实现卫生保洁常态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深入开展“三线四边”专项整治活动,建成七山路停车场,完成全镇17个大型垃圾房改造任务。依托镇村力量,坚持分片包干,实施宁港路、三港路和七山路全路段整治提升,推进全镇环卫整治上台阶、上水平。
第三、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全面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发证工作。加大三农政策奖扶激励力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统筹粮、油、蔬菜等农作物发展规划、种植结构布局,继续扶持壮大特色蔬菜、烟叶、园林绿化苗木、毛竹等优势产业。加快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推广,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投身发展特色产业、经营集体资源资产,推动农业商品化进程。完成枫港路、山方路“村村通”道路建设,推进村组道路管护与农村环卫整治的有机整合。积极争取小流域治理项目,做好港口湾灌渠工程服务对接工作,继续推动“八小”水利工程改造提升。深入推动森林增长工程,完成500亩造林任务,实施森林保险试点工作和西村林业消防蓄水池建设,积极创新造林经营管护机制,确保山门村成功创建省级森林村庄。严格落实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动物防疫责任制,加大农产品质量监管,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四)紧扣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第一、加快发展文教卫事业。强化教育经费保障,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提升教育办学水平。继续实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抓好学生安全乘车等工作。支持《千年港口》编纂出版。进一步统筹辖区文化管理资源,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深化计划生育“村为主”制度,继续加强“单独二孩”政策的宣传与落实,进一步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积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及医疗卫生工作,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条不紊地推进卫生、计生机构改革,争创一类重点卫生院。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活动。认真抓好武装、人防、应急管理和防震减灾等工作。
第二、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坚持为民办实事,大力实施41项民生工程,完成71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继续加大特困人员结对帮扶力度,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探索实施敬老院社会化养老试点工作,拓展敬老院养老服务功能。健全完善社保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确保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应保尽保。加强对留守儿童、老年人、残疾人、退伍军人、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帮扶。继续做好离任村干部、“老字号”人员资格认定和待遇落实。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全力保障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千方百计扩大被征地农民就业。
第三、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完善提升政务服务中心功能,探索开展“便民服务进中心”活动,使服务内容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拓展。深化“一平台两中心”建设,完善镇村信息化网络平台,健全信息定期更新机制,确保充分发挥作用。完成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完善大调解机制,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强化行业性和专业性调解,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继续深化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上门走访等活动。发挥镇村综治信访维稳工作中心作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维稳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美好家庭”创评等工作,通过道德讲堂、法治讲坛、新农民学校,积极搭建农民经常受教育的实践载体和平台,经常性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实现农民群众教育引导常态化,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规上企业隐患排查系统试点工作,强化高危企业和重点领域的规范运行和安全监管。
(五)紧扣转变职能,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第一、突出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牢固树立依法行政重在依法“治官”的意识和“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认真贯彻全面依法治市要求,充分依托“新港大讲坛”、远程电教等平台,经常性、多渠道地对机关和村、社区干部开展法律知识培训,不断强化全体干部的法治意识,增强自觉学法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主动性,切实把法治理念贯穿于处理事情、推动工作的全过程,在具体实践中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模式,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等活动,通过普法宣传,大力提升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信仰,促进政府依法执政进程。
第二、强化执行落实,打造高效政府。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及镇党委的决策部署、重点项目建设、重大社会民生问题,强化干部职工担当意识,做到敢于争先,勇于进位,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效。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实行挂牌督办、跟踪督办、限时办理、办结销号,并将办理情况及时予以公开。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不折不扣完成对人民群众承诺的事项,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强政务公开,广泛听取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接受新闻媒体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注重问题的办理和反馈,打通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狠抓勤政廉政,打造清廉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制度,健全风险防控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全口径预算执行审计,严格执行财政性资金使用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制度,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监管。稳步推进公务用车改革。规范办公用房日常管理。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把更多的物力、财力用在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以廉洁高效的形象取信于民。持续加大“庸懒散奢”治理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行为。
第四、转变工作作风,打造服务政府。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继续严格执行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和省委、宣城市委“三十条”规定,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倡导一线工作法,发扬创新实干精神,政府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干部联村工作的意见》,明确职责任务,将机关干部到村到组以及参与联系村重点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激励联村干部服务基层、情系一线,增强责任为重、主动作为意识。适时开展政务服务中心“星级窗口”争创活动,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和服务水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严格精简会议文件,切实改进会风文风,减少往来应酬,将更多精力用在抓工作落实上。
各位代表,新的目标令人鼓舞,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攻坚克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以新作为谋求新发展,为打造“生态工业新城”、建设“五型港口”而努力奋斗!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术语解释
1、“一村一地一廊”、“两河”、“三场”、“四路”(第3页):“一村一地一廊”是指:小胡村、蔬菜基地、绿色长廊;“两河”是指:山门河、北河;“三场”是指:文化广场、商业广场、停车场;“四路”是指:山北路、三港路、老街、宁港路。
2、“八小”水利工程(第5页):即小水库、小泵站、小水闸、中小灌区、塘坝、河沟、机电井、末级渠系。
3、五类“老字号”群体(第5页):老拖拉机手、老公路农民代表工(养护工)、老放映员、老村医、老民师。
4、“三严三实”(第6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简称为“三严三实”。
5、“四风”和“小四风”(第6页):“四风”是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小四风”是指:吃喝风、红包风、赌博风、走读风。
6、“四个全面”(第8页):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7、“五型港口”(第8页):即生态港口、智慧港口、美丽港口、激情港口、幸福港口。
8、PPP模式(第9页):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
9、“一平台两中心”(第14页):即信息化管理综合平台、政务代办中心、便民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宁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宁国市西津街道市府巷1号
邮编:242300 运维电话:0563-4116396 网站标识码:3418810033
皖ICP备05001192号-3皖公网安备34188102000030号 本站已支持IPv6访问